编辑:林剑鹏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人 资 智 库
近日,杭州一位小伙去相亲,当他和姑娘聊到房子问题时,竟然吓到了这位姑娘。原来,小伙是背着30年房贷去相亲的,而且每个月还要还8700。姑娘听说小伙要还30年房贷,一时觉得难以接受。
尽管小伙一再强调,就算自己单独还款也毫无压力,年底还能余下好几万。但不管他怎么解释,女孩还是不能接受他分期付款买房这件事,她就想找个全款买车和全款买房的。
其实,此次事件正是目前大多数职场人的一个缩影和现状。
“新生代”员工薪酬满意度与离职倾向
面对如今社会的发展,新生代的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也开始成为企业的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及就业市场的变化,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员工面对如此的生活压力,如何管理新生代员工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据职场调查显示,新生代员工工作不满一年离职的高达56%,不到二年更换工作的也有25%,任职事件越来越短,离职率也越来越高,也使得人力资源HR面对这种现象头疼不已。
通过对市场行业研究得出,企业若要有效降低企业员工离职意愿及离职倾向,可通过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薪酬体制来实现。薪酬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员工薪酬满意度越低,其对应的离职倾向就越高,二者呈负相关。
薪酬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跟鱼和水的关系差不多,根据研究表明,个人的收入满意度与个人的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员工收入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离职率的大小。也就是人都会有一定的需求,当不能满足或者无法满足的时候,也就会想到其他的办法。
在工作中也就会想到离职,也就是之前说的鱼和水的关系,如果水不能满足鱼生存,鱼也就需要找到适合的水源。
纵观历史尤其是近几年来,企业一直都在寻求有效的途径来考虑如何激励员工留住员工,因为员工是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的基础,从最简答的从最简单的物物交换到现如今复杂的薪酬计算公式,无不体现薪酬对于企业和员工双方的重要性,作为员工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换回应得的劳动报酬,这也就存在着公平性的作用。
尽管企业给予员工的薪酬是企业对于员工价值的认可,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员工注重开始关注非货币性福利待遇,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得到组织更高的赞赏和肯定,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等等因此,企业不仅需要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但还需要考虑员工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以提高生活质量,企业需要更多考虑对于员工能力和价值的认可上,使员工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升华,并且全方位设计薪酬结构即全面薪酬体系,以防止因为薪酬的不合理引起的员工离职倾向,并最终导致员工离职!
近年来根据数据统计表明,因为薪酬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员工缺乏组织的相对公平感,由此引发组织员工的离职倾向,最终导致企业人才流失,致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薪酬已经成为公认的影响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之一。
职场生存调查:
50%的职场人对工作现状不满
薪酬仍是跳槽主因
半数职场人不太满意工作现状
根据某招聘平台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半数职场人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并不太满意;43%的职场人经常性加班;57%的职场人被单位要求加班;36%的职场人认为没有比上班更丧的事情;43%的职场人离职后想在一线城市发展;公司的薪酬体系和晋升制度是职场人最关心的福利待遇。
在现有的福利政策方面,“年度体检”、“员工食堂”、“餐饮补贴”是参与调查的职场人享受最多的三类福利。
半数职场人不太满意工作现状
在“您希望公司有哪些福利待遇?”的调查结果中,“更好的薪酬体系”和“更完善的晋升制度”是职场人最关心的两项福利,选择率分别为34%、23%;选择率居于第三位的福利是“住房/交通/餐饮补贴”,占比17%;另外,能够提供“员工食堂/宿舍”、“出国培训的机会”、“团建、旅行的机会”的公司也很受欢迎。
调查结果显示,薪酬体系仍旧是职场人最关心的福利待遇。对于有一定经验的职场人来说,这类人拥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跳槽会更加有目的性;对于刚进入职场不久的职场新人来说,眼高手低,盲目追求高薪资是万万不可取的,确定自身的职业兴趣、规划发展路线才是最重要的。
员工离职:
降低员工离职倾向的几点建议
我们说人性化管理一定要靠制度的设计。好的制度不仅要理解人性,彼此之间更要有效的联动。
企业的组织承诺是造成员工离职的最大原因,通过近几年员工离职数据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占了员工离职原因的绝大部分,这和组织给员工的报酬和福利有关。
社会层次决定了员工的薪酬,然而一些企业给员工的报酬和福利远远低于了社会的平均水平,这就造成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也就使得员工离职的数量逐渐增多。然而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不仅与员工个人的素质有关,也与社会因素有关。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员工的个人需求由解决温饱问题上升到了提升生活质量。随着改革开放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经济格局逐渐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更加成熟,这就使得一些新的问题逐渐暴露。
个人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
首先人们的生活水平尽管得到了改善,然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人们在满足了当前愿望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愿望,而这些愿望的实现只能通过工作来满足,当人们主观感受到自己当前的工作不能满足对生活水平提高的预想时,人们就会离开当前的岗位去寻找更加符合自己设想的工作,就导致了员工的离职。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家庭责任感,他们在当前的岗位工作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要承担家庭的责任,然而家庭责任感也是造成他们离职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研究学者一致表明,当前的岗位不能满足员工承担家庭责任的需要时,就会造成员工的离职。家庭责任感主要强调的是员工的婚姻状况,因此员工的婚姻也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之一,这不仅与员工的自身有一定关系,也与员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联系。
员工的能力是造成员工离职倾向产生的原因之一,然而与其他的影响因素相比,员工的职业技能的影响力较小,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员工的不同能力和机遇会使员工有不同的收入,然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很多企业的用人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降低员工离职倾向的几点建议:
(一)把好招聘关,对员工家庭责任感的重点考虑
在员工招聘之前应当设立详细的计划,并且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做出配合,企业在招聘时应当成立专门的招聘小组,了解各部门需要的人才类型,根据企业内部的职位空缺有计划的展开招聘活动,避免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到的人才不能为企业所用,从而浪费了企业的成本。
在招聘时应当注重员工的素质,当前很多企业的招聘工作已经融入了比较先进的测评工具,例如对员工的智力态度和能力都可以进行测试,然而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忽略了对员工家庭责任感的考虑,家庭责任感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主要责任之一,如果一个员工有较高的家庭责任感,那么他对岗位的要求也会很高,如果企业的岗位不能够满足员工的家庭需要,就会是员工离职。
处于中年的员工正是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时候,他们不仅需要赡养老人也需要培养子女。对他们来说工作就要稳定,也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份合理的收入,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员工是离职倾向最小的,然而实际情况下,当员工能胜任自己目前所处的岗位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报酬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逐渐升高。
除此之外,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当意识的员工参与应聘的缘由,尤其需要考虑员工面试这份工作的原因,并且关注其过往的工作经历,如果一个员工的离职经历较多,企业就要慎重考虑。
(二)提供有竞争力的经济保障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秉持着效益优先的原则。这就意味着员工在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当员工有了社会保障之后,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甚至社会格局的改变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当一份工作能够给员工带来十足的保障之后,员工的离职倾向就会大大降低。
员工从事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金钱,因此对于员工来说,他们留在当前岗位的主要原因是岗位提供的薪资水平能够满足其生活需求。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薪酬标准都是根据员工的绩效来设定的,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的精力可以获取相应的报酬。
除此之外,企业还会给员工提供福利,也给他们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来减少员工的离职倾向。然而企业考察员工的薪资水平时应当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根据企业内部的薪资状况以及企业与外部行业的薪资状况做对比,制定一个合适的薪酬制度,让员工有提升自己的意识。当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注入了过多的精力,并且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们的离职倾向就会逐渐降低,然而设立升职加薪的标准不应该过高,要保证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这一标准,否则会使员工在多次失败之后气馁,反而会提升员工的离职倾向。
在制定薪酬政策时,企业应当通过职位评估来判断职位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还应当考虑到员工在企业工作的时间长短,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特殊人才,他们的薪酬方案应当特殊化。
企业设立薪酬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让员工与企业合二为一,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这就意味着员工在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应当为企业的困难做出努力。适当的职位分析能够帮助员工明确自身的责任,确立员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且建立适合企业的薪酬和政策,让员工对未来的工作抱有期望,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
(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虽然金钱对员工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并不是满足了员工的金钱欲望就能够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
企业在设立员工的薪资标准之后,还应当考虑到企业工作目标的设定,以及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员工的个人价值充分相结合,给员工参与到企业决策中的机会,同时也应当创办一些文娱活动,增强工作的趣味性,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如果企业具备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能够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关注,增强员工对岗位的热爱。不但如此,企业也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帮助他们设计生涯计划,同时加强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价值观的相结合,企业也需要给员工提供一些福利,例如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等等。只有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感,才能够让他们安心工作,感受到当前岗位的稳定。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员工的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强,要想缓解员工不断离职的现象,就应当充分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员工自身的因素出发,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从企业角度来说,在招聘时应当考虑员工的家庭责任感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员工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和经济保障,在员工入职之后也应当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笼络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员工的离职现象。
-and-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人资智库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