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丫头。点击标题下蓝字“缄默人”免费关注,我们一起前行!

急需克服的十一种缺陷性格。
有一个成语叫“虚怀若谷”,意思是说,胸怀要像山谷一样。
这是形容谦虚的一种很恰当的说法。
只有空,才能容得下东西,而自满,除了你自己之外,容不下任何东西。
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变做一个注满水的杯子,容不下其他的东西。
01
有的人遇到一点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有的学生听到老师或家长一两句批评的话就接受不了,甚至痛哭流涕;
有的人对学习、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失误就认为是莫大的失败、挫折,长时间寝食不安;
有的人人际交往面窄,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
别让自负提前注定了你的失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傲自负很多时候会使人迷失方向,举步不前。
但实际上,这样的人总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因为一骄傲,他们就会失去为人处世的准绳,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每个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但事实上,少了他,事情往往可以做得一样好。
所以,自大的人历来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要切记这样一个道理:自大是失败的前兆。
自大往往不是空穴来风,自大的人总有一些突出的特长。这些突出的特长,使他们较之别人有一种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使人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

02
深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自负心理产生的第一根源。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首先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评价的第一参考系。
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生活中一帆风顺的人,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他们在学校出类拔萃,老师又宠爱他们,就易滋生自信、自傲和自负的个性。
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
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估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
这种人往往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过分的自恋和自我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
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挫折面前,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
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损;
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信不足的补偿。
例如,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很好的学生,生怕被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看不起,便会假装清高,表面上摆出看不起这些同学的样子。
这种自负心理是自尊心过分敏感的表现。
一个人不知道并不可怕——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但可怕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知道一点就以为什么都知道。
这样的人就永远不会进步,就像老爱欣赏自己脚印的人,只会在原地绕圈子。

03
当然,自负并非不可克服,只要我们自己努力并加上正确的方法,就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虚心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弱点提出的改进方法。
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
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
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要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
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只能说明曾经你是个英雄,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有一个成语叫“虚怀若谷”,意思是说,胸怀要像山谷一样。
这是形容谦虚的一种很恰当的说法。
只有空,才能容得下东西,而自满,除了你自己之外,容不下任何东西。
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变做一个注满水的杯子,容不下其他的东西。
温馨提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缄默人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