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作者
欧小宅|编辑
gustavo|封面
这个时候,你是堵在路上看风景呢?还是在家里躺尸呢?
这个故事,让我相信,世界上的确有“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存在。
故事的男主角,饶平如,在去年4月离开了我们,享年99岁。
柴静采访过他,姚晨感动到为他转发微博,上过央视和各大电视台,外国媒体也抢着报道……
一切都因为,他和妻子毛美棠恩爱 60 年,期间异地 22 年,爱情丝毫不减。
半年后,他把对妻子的悲伤诉诸画笔,画下一对平凡夫妻相处的点滴。
“不懂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想的,我们那个年代,结婚就是很简单的事情,相亲见面,彼此喜欢就结婚了。”
我每次听完都嗤之以鼻,相亲不都是看条件,很难遇到爱情的吧?
1946 年, 25 岁的饶平如从战场上回到了老家江西,父亲就带着他去美棠家提亲。
初次见面,他对美棠一见钟情,那就是他心中理想的另一半啊。
美棠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时尚大方,独立自主,这在上世纪 40 年代很少见。
22 岁的美棠对平如也颇有好感,很快,两人就订婚了。
虽然才刚刚认识,但是两人志趣相投,都喜欢唱歌、跳舞、看电影。
约会的时候,他们会在家附近的湖滨公园闲坐清谈,常常聊到夜深。
尽管两人情投意合,却都很害羞,说不出“我爱你”这种情话。
平如想了个办法,给美棠唱了首英文歌,用歌词表达“我爱你”。
“白石为凭,明月为证,我心早相许,今后天涯愿长相忆,爱心永不移。”
有人质疑,爱情刚开始都是浓情蜜意,时间久了,感情总会变淡的。
回到生活里,柴米油盐、彼此的缺点、相处的矛盾,都要共同面对。
有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吵架,平如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僵持了两三个小时,平如觉得气该消了,便走过去求和,拉拉她的手。
彼此都懂得用恰当的方式给对方台阶下,而不是揪着不放,这次吵架也就一笑而过了。
面对彼此间的差异,他们也从不强求对方为自己改变,而是互相迁就。
平如便主动要求和美棠一起坐前排,时间长了,平如也成了近视眼。
他和美棠没有什么夫妻间的权力斗争,不会算计谁管钱,谁付出得多或少。
他赚的钱全交给美棠打理,他缺什么,美棠就给他买,他只管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相处几十年,美棠常吐槽他“什么也不会做”,不会买菜、炒菜炒不好,给孙女买个词典都买错……
但平如知道美棠不是刻意讥笑他,是把这当做两人相处的情趣,他不会觉得没面子,也从不发火。
他看到电视上有个男人和老伴吵架,控诉自己老婆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觉得很不应该:
“她没你文化高,她智力不如你,你的逻辑好,你会分析,她不会分析,她讲不出理由。
在亲密关系里,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记得彼此相爱,是最重要的。
△ 1949年中秋节,平如和美棠在四块面板围成的简陋房间啃月饼,觉得很浪漫
“无论贫穷富有,年轻衰老,天涯海角,夫妻都将患难与共。”
1958 年,因为历史原因,平如突然被带去安徽劳教,甚至来不及和家人道别。
“平如,你看我们不是很好吗……你安心改造吧,争取早日回家,我们仍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那段艰苦岁月里的坚守,靠的是两个人对彼此的无条件信任和强大的个人信念。
一个人带 5 个孩子,为了养家,美棠把家里的东西一点点变卖干净。
她还到处做临时工,甚至去自然博物馆的工地搬水泥,一袋水泥 50 斤重,她从此落下腰伤。为了省钱,她也不舍得看病。
后来美棠去世后,平如每次经过上海自然博物馆,都会停下来,在那里坐下来,摸一摸。
他不知道这些台阶里,哪一块有她背的水泥。但他知道,这里面有美棠为他承受的汗水和苦难。

平如只有过年可以回一次家,他会提前半个月借钱,买上糯米、花生米、瓜子、菜油、鸡蛋等,都是上海难买的东西,足足 100 多斤,用扁担挑回家。
一家人做团圆饭,孩子们一边吃花生瓜子,一边高声歌唱,平如吹口琴伴奏,是踏实的幸福。
22 年,维系他们感情最重要的精神纽带,就是写信。
美棠的信里,没什么儿女情长的表达,多是窘困中的家庭琐事:
9 分钱一斤的西瓜都买不起,孩子们读书、工作遇到的困难,不知平如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
有时,美棠也会在信里发脾气,“我很气你,我很生气,我越写越气”。
因为平时那么温柔的一个人,带着 5 个孩子已经很苦,说这么气的话,一定是受了很大的刺激。
柴静再问:分离 22 年,有没有担心过感情上出问题。
平如恢复了工作,孩子们已成家立业,孙子孙女陆续出世。
夏天的清晨,两人去市场买菜回来,一起坐在房间里剥毛豆。
“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恬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美棠被确诊患上了严重的肾病。
治病要做腹膜透析,一天 4 次,过程很繁琐,在家里做的话,病人可以省力一点。
平如不放心别人做,他亲力亲为,每天凌晨 5 点起床,给她梳头洗脸,买菜做饭,测血糖,打胰岛素,一直忙到美棠睡着……
后来美棠病情加重,人变得糊涂,有时很不通情达理,性情乖僻。
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美棠再无理的要求,也全力满足。
有时她突然想吃一个店的蛋糕,平如跑很远的地方买回来,她又忘了这回事。
有时她非要找一件不存在的衣服,平如还没找裁缝重新做好,她又忘得一干二净。
最痛苦的一次是,美棠找孙女,平如说孙女上班去了,她不信,一间间房去找,找不到,非说平如把孙女给藏起来了。
2008 年 3 月 19 日,医护人员在抢救美棠,平如在门口挤不进去,就站在门口看着她。
美棠突然好像看见他了,缓缓流下一滴眼泪,挂在眼角。
他剪了她的一缕头发,用红绳绑好放在身边,她的骨灰也一直放在家里,想以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
柴静曾问他:“您已经九十岁了,难道这么长时间,没有把这个东西磨平了,磨淡了?”
“磨平?怎么能磨得平呢?爱在这个世界是可以很久的,这个是永远的事情。”
我常常思考,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婚姻无法长久?
我想,很多人都忘了我们爱上彼此的初心。
我们都想做那个享受爱,而不是主动付出爱的人。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首先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
在太多情感关系里,我们都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付出,把别人的爱当成理所当然,挥霍无度。
平如和美棠,从未把婚姻当做一种关系的最终结果。
而是把婚姻当做他们爱情的开始,合力耕耘,做彼此的最佳队友。
他们的一生都在主动付出爱,并且回馈对方的爱,在亲密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也许无法遇到像他们这样的爱情,难遇到这样无条件理解、接纳、支持自己的伴侣。
参考资料:
[1].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3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2].纪录片:《相思绘本:我俩的故事》.(B站可观看).
[3].上海纪实《真实第25小时》 : 穿越七十年的爱情.
壹心理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壹心理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