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被各种烦恼困扰着,整个人精神紧张不堪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大胆地告诉你,你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力,改变你的心境。 ——戴尔 · 卡耐基,美国心灵导师
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焦虑,焦虑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及的问题。那么,不少人会问,怎样才能不焦虑呢!其实有一句话形容焦虑说的很好,焦虑就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求确定性。焦虑,就是我们会不自主的将所有的精力用去担心不确定的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例如,现在自媒体很火,我一个朋友想辞职去做自媒体创业,但自从他有这个想法开始,人就变的格外焦虑,他担心未来会做不好,想离职专心创业又怕失败了不能再回职场,又担心不辞职创业会错过大好时机。其实有一点他忽视了,未来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未来去寻找确定的结果,注定是徒劳,所以,他陷入了焦虑的漩涡,无法自拔。
其实,焦虑的根源是人类寻求安全感的一种天性,我们的大脑为了保护我们,会放大一切不确定的危险。例如,我们看到地上有一条蛇,我们的大脑就会给你被蛇咬死的提示。这样,我们就会原地不动。
这是我们的大脑仅花了260万年的生存本能,但问题就是,我们的大脑其实无法区分真正的生死危险,如果是真的能避开生死,我们按照大脑的指示原定不动就好了,但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挑战,根本不会带来生死危险,但我们的大脑依然会下达原地不动的指令,来保护我们,让我们呆在舒适圈。
实际上,当我们可能遭遇生死风险时,原地不动,肯定是对的,但如果大脑对风险的预判过于敏感了,或许我们就成为了焦虑的努力,因为害怕各种各样的风险而选择停滞不前。所以,当我们感到焦虑难耐时,我们首先要判断的是自己的焦虑水平到底在不在正常范围。《抑郁、焦虑、压力水平综合测评》帮你,走出认清焦虑第一步!
人们往往能清楚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对于比较相近的情绪体验,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混淆。因为有些情绪在表现上几乎一样,比如:当一个人心跳加速、额头冒汗、精神紧张,这时他有可能是产生了心理压力,但也可能是焦虑。还有时,我们总感到心烦,那么焦虑和抑郁也都是有可能的。 想要有针对性地消除负面情绪,首先需要正确的识别。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你的抑郁、焦虑、压力水平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自遇心理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