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会长大,父母会老,那我们长大之后,最好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在我们小的时候,好的父母会有很多参考,例如对孩子呵护备至,对孩子宠爱有加,对孩子的每件事都很上心,似乎好的父母都是差不多的样子,而好孩子也似乎是差不多的类型,听话、懂礼,成绩好。
而我们长大之后呢?我们可能会从事很多不同的职业,好父母的样子也不再是单一的标准了,可能有些父母还在默默付出,为孩子殚精竭虑,奈何孩子未必领情。
最好的父母可能就是能跟上孩子脚步的父母,然而,曾经引领孩子向前的父母或许早已没有了学习的能力,早已徘徊在时代边缘,又谈何与孩子齐头并进呢?
也有些人说,最好的父母就是资源型的父母,能给我们多方位的解决方案,他们会不断学习,了解孩子的世界,并能给出合理化建议,要比孩子有更好的求知欲,一直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不可否认这样的父母,肯定是完美,谁拥有这样的父母,人生肯定就跟开了挂一样,随时有人为你兜底,懂我们的世界,还能给予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堪称完美。
可是,现实却是,这样的父母似乎只活在电视剧中,大多数父母都没办法做到如此优秀,大多数父母可能每天都在重复“正确的废话“,例如,不就是一份工作,不开心就别干了!
虽然这样的话,总觉得父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他们还能怎样去表达他们的关心呢!所以,当我们在要求父母成为最好父母的时候,我们还是那么最好的孩子吗?
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纠结、情感矛盾,以及父母对自己的情感类型,对于一个成人充分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本来就是一场修炼,必须及时摆正自己的心态,或者通过疗愈和成长让自己变得更丰满,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幸福。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很好地疗愈过去的创伤,活出幸福的自我?
野马青年联合国内专业测评研发团队DiggMe特别献上《原生家庭模式评估》,《原生家庭模式评估》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纠结、父母对自己的情感类型以及自己对父母的情感矛盾。
原生家庭模式评估
▼
01 | 你的心理分离程度
02 | 你对父亲的分离程度
03 | 你对母亲的分离程度
原生家庭模式评估▼
↓↓戳“阅读原文”,开启测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自遇心理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