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没回成家,今年我爸不让我回”
马小姐 | 31岁 | 北京
02
“女儿说学会了包饺子,等回来就包给我吃”
杨崴 | 长春 | 前线医生
前几天,一位新冠“红区”的医护人员日记被流传出来。
作为第一批进入长春新冠集中救治医院的心理医生,杨医生和家人隔离开。
有位老太太刚入院隔离,谁都不搭理,每天就喊着想看看自家老头。
他隔着厚厚的隔离服,艰难地和老太太谈心,一直到听到“家人”这个话题,激动地问他:“我老伴病得严重不?有没有传染给我孙子?我家的狗有人照顾吗?”
白天,他要陪着病患,疏导别人的思乡和焦虑。到了晚上,他却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乡愁”。
杨医生去年在最艰难的时候,就投身隔离区工作。当时,小女儿还不懂爸爸工作的重要性,每次视频都会哭着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日记里,他写道:“疫情成为一把剪断稚嫩的剪刀。”这次当他再次投身支援,女儿却忽然成熟起来,小大人一样叮嘱他“别像上次一样忘带刮胡刀了,要不就胡子拉碴的,她也认不出来了”。
晚上和女儿视频的时候,女儿忽然告诉杨医生:“我学会包饺子了,等你回来了,包给你吃。”
03
61.7%青年人,每年和父母相聚少于10天
2019年时,有社交平台发布了《都市异乡青年调查报告》,对来自10座大城市的异乡青年做抽样调查,在12000多份问卷调查当中,61.7%以上的青年,每年能够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于10天。
而今年疫情“就地过年”,无异从这宝贵的“10天”当中又砍掉了大半。
其实,新冠疫情不只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所有人心理挑战。
从2020年疫情爆发起,许多人的生活已经受到了影响:
不得不远程工作,缺少了和亲朋好友的实际接触;
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在繁忙工作之中陪伴子女上网课;
有些人暂时失业、有些人失去亲人、有些人担忧远在海外的亲友
今年“春节留守”,我们也不能忽视大众将面临的心理困扰:
为此,壹点灵策划一场公益心理咨询服务,并命名为“暖心计划”:
冬夜虽寒,距离虽远,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不该被隔绝。

04
公益期间,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公益服务对象 (个人)
-
全国一线救助的医护人员、公职防疫人员
-
全国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
-
全国因疫情导致的丧亲者
-
受疫情影响,留守外地的居民
-
受疫情影响的海外留学生/海外华人/华侨
公益服务对象 (企业)
漫长的疫情,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内心伤痛。但是,就算相隔天涯海角,我们也绝不会让爱与温暖缺位。
这也并不是我们第一次发起公益心理援助。
去年,疫情触及全国,让大众心理“亮起一片红灯”。壹点灵最先发起公益心理援助,在除夕夜迅速召集专业心理咨询师,迅速发起公益服务。
在数月的公益服务当中,壹点灵为大众提供免费的公益心理咨询、课程、冥想音频、心理测评等。
去年,我们的公益活动命名为“微光”。
在疫情这种“大灾难”之下,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做出的贡献,只是微弱的烛光。
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微光行动启动之后,参与公益心理咨询服务的人数不断增涨;紧急研发上线的疫情心理测评、公益课程、音频上线后,使用人数超过百万。自微光行动发起到结束,累计触及人群达数千万人。
壹点灵的督导史占彪,一位应用心理学的博士,这样形容道:“疫情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激荡出很多人性弱点和社会阴暗面,造成很多波动,一时半会儿消停不了,需要持久的心理援助。”
05
获得公益心理服务的方式
今年,“就地过年”的倡议刚发起,我们意识到大量“春节留守”将带来的种种心理挑战,于是,决心再次发起公益心理服务。
本次公益主题为“暖心”,愿为所有在灾难里孤独、消极、崩溃的人搭建出一条看得见的希望通道。
今年的暖心计划,从启动到今日,短短一周的时间,已有几百位专家报名参与,服务了6101人,累计时长1532小时。
公益服务内容
-
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
免费冥想音频
-
疫情相关心理健康测评
-
疫情心理防护课程
参与方式:
1、 公众号 [壹点灵] 将持续不断更新疫情心理防护相关内容;
2、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公益页面
3、拨打公益电话 400-114-1010
如果,你身边有需要的人,请不要吝惜分享。
让我们一起,把温暖传达给需要的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壹点灵
- 抑郁,真的是“戏多”吗?| 测测抑郁症对你的大脑做了什么? - 2021年3月4日
- 抑郁症,马上要纳入医保了吗? - 2021年3月4日
- “我快被拖延症害死了!”:从拖延到高效,4步改变法(值得收藏) - 2021年3月4日
原创文章,作者:小遇有话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iyuxinli.cn/617dqnr.html